中国化肥网 - 化肥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分析预测 | 国际新闻 | 国内新闻 | 建设动态 | 企业传真 | 热门话题 | 行业动态 | 政策法规 | 专家观点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分析预测 > 提振疲软生意 制售假化肥获刑
Z.biz | 商业搜索

提振疲软生意 制售假化肥获刑

信息来源:fertchina.com   时间: 2022-03-06  浏览次数:31

  中国江苏网3月1日连云港讯 企图靠制售假化肥提振疲软生意的被告人吴某、侯某,联手制售476吨假肥料,非法获利120余万元。日前,经灌云县检察院提起公诉,吴某、侯某分别被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3个月,并处罚金44万元和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,并处罚金27万元。

  现年34岁的吴某是灌云人,经营化肥生意多年,但从2019年起,化肥生意每况愈下,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就想卖假化肥多赚点钱。”

  2020年8月,吴某接到了客户徐某邀请参加农资订货会的电话,徐某表示需要购买大量磷酸二胺肥。赚钱心切的吴某随即联系了经营化肥包装袋生意的朋友侯某,两人商定用土壤调理剂冒充磷酸二胺进行销售。俗称“小黑粒”的土壤调理剂与磷酸二铵的颜色、大小都十分相似,土壤调理剂成分不含磷、钾,氨的含量也很低,并不能当基肥使用,“但出不了大问题”,且价格比磷酸二胺便宜很多,肉眼很难识别真伪。

  2020年9月,侯某从胡某某(因病去世)处购进假冒云南某品牌磷酸二铵肥包装袋,从山东某肥料公司采购土壤调理剂,并在山东当地租赁场地就地进行灌装后销售给吴某,再由吴某销售给徐某。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两人就销售470余吨假冒肥料给徐某,销售金额达120余万元。然而,农户从徐某处购买肥料回去使用后发现,种植的小麦相继出现发黄、死苗等症状,经统计,受害农户达27户,涉及小麦种植面积7000多亩。

 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,承办检察官针对该案涉及农户多、交易笔数多等特点,迅速调取犯罪嫌疑人手机通话、微信聊天记录,银行卡交易数据等电子证据,引导公安机关围绕受害农户购买假化肥数量、损失程度等继续侦查。同时,该院结合案件办理,联合县农业部门开展“打假护春耕”专项行动,联合对全县范围内的农资物品经营点进行突击检查,防止假劣农资进入市场,严防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。

  2021年6月4日,灌云县检察院以侯某涉嫌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吴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。(徐云刚 陶建明)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化肥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