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实,我心里一直都明白,惠农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,解决群众困难。但我却为私利而动了歪念,让惠农政策变了味,受到处分是我罪有应得……”面对区纪工委工作人员的回访,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清风乡汪家桥村原文书汪鹏道出了自己的忏悔。
有关部门明明承诺免费提供的复合肥,但汪家桥村村民却交了钱。这又是怎么一回事?究竟是谁在悄无声息地把手伸向贫困群众的惠民化肥。查清“化肥钱到底去哪了”并不是“鸡毛蒜皮”的小事,贪占困难群众的“救命钱”就应该“小题大做”,“小节”千万马虎不得。
免费发放化肥的惠农政策确实符合,可是村民们每包需要支付三十元钱才能领到免费的化肥,通过细致盘问,村支书汪鹏终于在证据凿凿的台账面前羞愧地低下了头,他将汪家村参与免费化肥惠农补贴项目,进行变卖,补贴收入进入汪家桥村村委会的“小金库”,把原本是免费的惠农化肥给卖了,虽然看似金额不大,但惠农资金是贫困群众的“救命钱”,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,更容不得动手脚、玩猫腻。
金额虽少,但却关系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,贫困户的“救命钱”一分一毫都不容贪占,这是原则,更是底线。这也折射出一方面由于未进行广泛宣传,绝大部分村民并不了解免费化肥发放政策,群众没有知情权与选择权。对于该交多少钱,哪些收费属于自愿,群众全然不清楚,这就给了相关部门上下其手的空间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基层干部宗旨意识缺失,党纪观念淡薄,在落实免费发放化肥项目时,各级单位,各部门负责人也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责任,只是简单地汇总各村上报台账,并未对村民信息、补助数量、是否实际领取等内容进行审核把关,才让这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。
仅仅分毫,却可以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最终谬以千里。惠农政策岂容“搭车收费”。很多时候,“微腐败”的发生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不强,认为拿“一针一线”不是个事,以恶小而为之,以致“小恶”成“大恶”。因此,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,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拧紧“开关”,让其牢记自己的“特殊”身份,抬高标尺律己范人,慎微慎独,防微杜渐。
惠农补贴岂能“雁过拔毛”,治理“微腐败”就要一竿子插到底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不仅是在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,更是在截留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,严重伤害党群干群关系。必须强化精准监督思维,深入基层一线、深入群众当中,这样才能看得到、看得清、看得准,把治理“微腐败”一竿子插到底。